星光不负赶路人

走近青岛工程职业学院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团队

发布者:新闻中心发布时间:2021-03-24浏览次数:1003

近期,山东省教育厅等4部门正式公布了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名单,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赫然在榜。学院师生初次参赛,即荣获高职组电子信息类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赛项三等奖。

本次大赛由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农业农村厅于2020年12月21—22日联合举办,其中“嵌入式技术应用开发”赛项全省共有26支高职队伍参赛。机电工程系教师宋兆霞、公婷婷与2019级高职电气自动化2班学生王腾、付庆、孙文涛代表青岛工程职业学院参赛。

首次参赛即获奖,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事情。学院的这只参赛团队是如何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里迅速成长,以零经验战胜诸多实力强劲且经验丰富的比赛队伍?用“星光不负赶路人”这句话概括似乎最为恰当不过了。

梅花香自苦寒来——在克服困难中勇往直前

“距离正式比赛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我们才完成了所有准备统筹工作,正式投入到比赛实训中。时间紧迫,大赛培训的老师拼上了,学生拼上了。”采访中,公婷婷老师最常提到的一个字就是“拼”。尽管宋兆霞和公婷婷两位老师有丰富的大赛指导经验和大赛参赛经验,但是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还是第一次。明确设备硬件操作规范、比赛章程和大赛评分标准的学习研究以及挖掘得分点等是摆在这个参赛团队面前的首要问题,需要两位老师从头开始,钻研分析。在上课之余,他们加班加点逐条研究,明确参赛重点,形成课件后为学生讲解演示。“那段时间真是挺难的,就是在不断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坎,但是经历过后确实收获了很多。”宋兆霞老师说,这些经验为她以后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尽管学生们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有了硬件方面的知识储备,但是大二的编程课程刚刚开课,三位同学软件基础较为薄弱。两位老师只能一对一进行教学,一个按钮一个功能地逐步讲解。从点一个灯的简单小程序到最后让车动起来,短短一个月的培训时间,老师和学生们像挤海绵的一样充分利用。宋兆霞老师的日常任课班级和培训实训室位于同一楼层,每逢课间的十分钟,她都要跑到实训室里看看三个学生的实训情况,帮助他们解答这一个小阶段所遇到的问题。他们的同事说:“每个周末我都会看到两位老师的车停在实训楼门口。最近申请科研课题,晚上八九点我准备下班了,他们实训室里还灯火通明。”与时间赛跑,勇往直前已经成了这个参赛团队磨练出来的精神内核,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激励着他们不断克服困难、迎难而上。

对于老师们备赛中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两位老师相视一笑,长舒一口气。原来,比赛前一天下午六点,师生们第一次看到比赛现场,发现现场插座和自有器械的电焊台不匹配,按现有情况无法正常比赛。八点多参观结束后,宋兆霞老师安抚队员准备第二天的比赛,公婷婷老师则一个人骑着共享单车满大街找开门的五金店买插座,这才解决困扰学生们参赛的难题。机电工程学院临时负责人冯飞说:“备赛那段时间确实很辛苦。最终取得了成绩虽然在意料之中,但我们学院上下都替他们高兴。他们不怕吃苦、克服困难的韧性、勇往直前的精气神儿值得学院所有师生们学习。”

辛夷吾曾说:“日出之美便在于它脱胎于最深的黑暗”。人生的璀璨正因为曾破茧重生于最极致的痛苦。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保持韧性、勇往直前,这种快乐无疑是更加纯粹的。

因热爱而伟大——工匠精神的传承与延续

“我们一起在实验室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夜晚,生涩的程序代码,烫伤的手指,因长时间焊接而昏花的眼睛,一直使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倍受煎熬。老师们一直在加油打气,他们除了上课全程陪我们实训,看到他们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我觉得他们的样子就是以后我想成为的样子,好在最终我们都坚持了下来。”参赛学生王腾说,老师们进行焊接操作、编制代码的时候,“身上是发着光的”。

榜样力量向来伟大。老师们在实训过程中流露出来的敬业、专注、精益求精与创新进取深深影响着三位参赛学生。从零部件焊接到元器件组装,从代码编写到行车路径设计…….每一个环节都追求完美。从焊接材料的选择到操作流程的改进,每一次创新都蕴含着背后操作者的敬业与专注。两位指导老师践行着千百年来的大国工匠风范,在师徒传承中传递职业正能量。

比赛的电路板多是贴片元件,尤其是芯片,引脚多、距离近,焊接难度大。3天过去了,学生们焊芯片的速度慢,质量也没有明显的进步。为了提高焊接质量,两位老师积极的查阅资料,电话咨询工程师,购买测试多种新型的焊接材料。经过多次重复实验,师生们终于独辟蹊径找到了适合的焊接材料和技巧。公婷婷老师说,如果问她们跟谁打电话最多,那一定是设备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通过不停的实验、请教和测试,参赛团队才一步一步精准掌握技术,学生们的实测水平也日益提高。

为了成为“老师们的样子”,学生们坚持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焊接质量远超合格标准。在代码编写方面,他们总是不断调试不断改进,经常因为调试设备改进技术留宿在实训室。参赛学生付庆认为:“我觉得乐在其中。当初选择电气自动化这门专业就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会让我了解工业的飞速发展,并且感受电子信息带来的无限魅力。看到老师们专注于操作,我切实感受到制造带来的快乐。一想到自己热爱的东西能够成为一门赖以生存的技能,我非常荣幸。”

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传授工匠技术外,他们身上又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参赛学生孙文涛说:“赛前最难忘的就是和老师们一起坐车。我晕车身体不适,老师们给我倒水、买晕车药,对我的关心如同我们的父母一样真切又温暖。” 有教育家曾说过:“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学生只有在老师的关爱下,体会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赛前准备那段时间很紧张,参赛队员经常顾不上吃饭,但是两位老师会贴心地为学生们买好饭,督促他们注意身体。爱学生,从来不是口头说说,而是要在实践中检验。

正如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校训中提到的那样“兼善工学,兼爱天下”,拥有对技术技能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才能在锻造、成为大国工匠的道路上前行奋进。

愿你们继续保持各自的热爱,奔赴星辰大海。

风流总署一家人——“感谢背后的暖心支持”

常言道:“成功人士背后一定有优秀的人支持”,采访中两位老师常常表示,自己能取得此次比赛的优异成绩,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背后家人们的默默的支持、关注和鼓励。两位老师的孩子都比较小,在学校指导学生和出去培训比赛那些日子都是各自的父母帮忙照顾孩子。平常工作日下班后,他们也会先将孩子哄睡,再通过微信与学生沟通当天学习的效果和出现的问题。“我的家人非常支持我参加这次比赛。比赛前临走时,我儿子跟我说‘妈妈你一定拿个奖回来’!”公婷婷老师说,“感谢背后的暖心支持”。

学院领导和系部负责人对于参加这次比赛也尤为重视。从鼓励支持参赛团队外出学习培训,到积极协调器材设备,再到调动学院多方面资源为参赛团队备赛做准备。学院上下齐心,充分用行动践行了“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的精神魄力,让学院大家庭更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立之初,学院师生们首次参赛即获奖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提振信心作用。“比赛后,参赛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同专业的学生看到他们比赛获奖,很多人积极的报名参加我们今年的大赛选拔。其他工种的比赛报名也很火热。”宋兆霞老师说,现在同学们的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作为老师她格外高兴,也坚信学院发展会越来越好。

三个参赛学生曾相约在实训本扉页上写道:“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此激励他们度过无数个备赛夜晚。星光不负赶路人,机会与成就只会眷顾那些怀揣梦想勇于付出的人。在打造“工科专业隐形冠军”的当下,相信青岛工程职业学院的师生们会在以后的无数个日子里闪闪发光。

最新新闻

相关新闻